4月21日,《文學的日?!返诙救缂s而至。
節目剛一上線,便連續三天斬獲全網紀錄片融合傳播指數第一(來源:美蘭德藍鷹指數日榜),登上微博紀錄片熱播榜、優酷文化熱播榜、優酷文化上新榜三個榜首,微博話題閱讀量超8000萬,獲李誕、黃渤、朱亞文、張譯、張藝興、海清、史航、徐崢等一眾“文學親友團”推薦。
當然,激動的網友也不少,他們紛紛在各大平臺分享觀后感?!斑@才是向往的生活吧”“從中體會到了文學的力量”“紀錄片真實又接地氣”“節奏舒服,像體驗生活一樣”……看《文學的日?!凡粌H讓他們發現了文學家的另一面,還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
文學離日常生活很遠嗎?并不。
文學感人至深的力量向來植根于生活的厚土,我們談文學時,便是在找尋、凝練、理解生活??赐辍段膶W的日?!?,有人從另一種視角重新看待生活中被我們日常忽略之處,發現文學、生活之美:
@晃悠在地鐵:很久沒有靜下來看一個片子,感受日常,打開一本書。在艱難當下,在信息滾滾中,留給自己一個角落,看到小花在開,小蟲在走。 @南方有顆豆:看這個節目,仿佛自己的靈魂都跟著作家們得到了洗滌,也能夠感受到他們那份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 @古城:不管是讀書還是看綜藝節目,我們都是為了證明已知的東西和自己的觀點,看這部片子也找到了閱讀作品的意義。
《文學的日?!返诙镜谝黄诘募钨e是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和“鄉村哲學家”的劉亮程。片中,劉亮程堪稱“行走的金句輸出機”,看見院中結果少的杏樹,他感慨“樹跟人一樣,也會累的”;撫摸胡楊時,他說“胡楊已經活得很累了,不要把再多的精神附加到胡楊身上?!本渚浣浀?,句句戳心。
毫無意外,無論是不是沖著劉亮程來看節目的,最后都會被他所圈粉,再附帶迫不及待地下單一本《一個人的村莊》或《虛土》回家認真品讀。
@秋Fa:通過這個片子又重新認識了這一位作家劉亮程,閱讀一部好的作品,就像是讀懂一個人一樣,聽他的見解就能夠有如沐春風般到感覺。 @sese:人沿著路可以找到的地方,好久沒有看過這位老師寫的作品了,看著他在節目中朗讀《虛土》,被里面的內容深深打動,已經火速下單了哈哈哈。 @李先生再見:看到作家在新疆的生活方式還是蠻震驚的,這么有名的作家竟然會親自下地,也許只有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夠寫出直擊人心的文字吧。
《文學的日?!访恳惶?,都在不經意間勾勒出思想者們的精神世界輪廓。
跟著他們的腳步,我們仿佛能感受到作家們的神秘精神世界,并學著深入思考和自省,感悟人生。
@我很講道理:一個人、一個作家最終活成了自己的家鄉~好像真的是這樣,悟到了。 @編輯者:自然界沒有垃圾,這句話說的好對,垃圾是我們人類主觀的定義,可能對于自然來說我們才是那個打擾者吧。 @逐水山春睿:被第二季第一期感動,喜歡劉亮程的平靜和哲學思考,每一句日常的話語都令人重新思考我們與生活,如何感恩、回報、享受自己如虛土一樣漂浮起來,又落歸原地的一生,即使我們都像書里說的蒲公英一樣,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播撒出去的種子落在哪里。
《文藝報》在世界讀書日,邀你一起走進《文學的日?!?,觸摸人心柔軟的角落,推動大眾文化的發展,探索中國人的生活美學。樁樁件件,言有盡,意無窮……
《綜藝報》是這么評價《文學的日?!返模盒兄恋诙?,《文學的日?!纷鳛橐粰n原創節目的氣質和特征愈加鮮明。它小眾但不高冷,抽象卻又具體。它深深扎根于泥土,為觀眾揭開了文學和作家背后的故事,于日常和細節中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和生活的哲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客戶端專訪《文學的日?!穼а萃跏ブ?,給你一個看《文學的日?!返睦碛?。
《文學的日?!返诙?,打開了層次更豐富的生活樣貌,呈現了廣袤豐美的風土民情,直面現代生活的困境,重新發現中國人的生活美學。
每周四,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優酷視頻同步更新《文學的日?!?。這個春天,再來共赴一場與文學的約會吧~
編輯:陳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