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召開“穩經濟 促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福建省發改委:
全力推動老區蘇區加快發展
福建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詹晨輝介紹福建省老區蘇區發展總體情況。
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健全
先后出臺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推動福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龍巖市和三明市12個縣(市、區)納入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范圍,省內掛職交流對閩西革命老區實行全覆蓋,初步建立了新時代支持福建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體系。
經濟社會實力顯著增強
2022年全省老區蘇區GDP達到3.69萬億元,是2012年的2.56倍;人均GDP達到11萬元,是2012年的2.35倍,全省老區蘇區都實現了“市通動車、縣通高速、鎮通干線、村通客車”,所有老區蘇區縣均是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都實現了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標準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
創造了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特色典型。比如,三明市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集體林權、農村金融制度等改革試驗,打造了一批改革樣板。龍巖市深入推進水土流失治理、集體林權、扶貧開發等改革試驗,創造了一批典型經驗。
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加快建設
2022年國務院批復同意閩西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明確示范區建設任務和一系列支持政策,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步入新的快車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支持龍巖與廣州、三明與上海深化對口合作,為打造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樣板城市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賴詩雙,介紹全省推進鄉村振興的相關情況。
2022年,全省農林牧漁總產值5502.87億元、增長3.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7元、增長7.6%,其中脫貧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20394元、增長14.1%,增幅繼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3年福建這么做↓
守牢“兩條底線”
一是堅決守牢保障糧食安全底線。確保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253萬畝、產量507萬噸任務。
二是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健全對38個鄉村振興重點縣及老區蘇區縣幫扶機制,加快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推進閩寧對口協作。
做到“三個確?!?/strong>
一是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二是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力爭農民收入增長7.5%以上。
三是確保農業農村安全穩定。
抓好“三個重點”
一是加快建設特色現代農業,全方位打造“福農優品”品牌,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二是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建設品質提升,深化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三是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村民自治機制,推廣清單制、積分制、數字化、接訴即辦等有效治理模式,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創建平安鄉村,保持農村和諧穩定。
強化“四項支撐”
一是強化科技支撐,突破一批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建設高標準農田,加快農作物耕種收全程機械化。
二是強化制度支撐,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培優做強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三是強化人才支撐,發揮派駐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指導員等作用,推進“師帶徒”人才下鄉,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四是強化政策支撐,推動完善“三農”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政府專項債、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領域比例,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配置到農業農村。深化“百鎮千村”試點。
加強“一個保障”
統籌開展實績考核,壓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保證農村改革發展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發布會上相關部門
還作了以下解答
↓↓↓
福建省發改委:做好福建省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
全力抓好對口合作實施方案落實。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主動服務、靠前服務,開辟綠色通道,統籌全省資金資源,加強與上海、廣州的技術、資金、人才、項目、制度等各方面的對接,落實落細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點,確保對口合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合力打造品牌示范合作項目。立足三明、龍巖資源稟賦,聚焦重點任務,謀劃梳理一批契合雙方發展實際,補短板、強基礎、利長遠的好項目、大項目,合力打造一批品牌和示范項目,推動滬明、穗龍對口合作縱深發展。
深化拓展對口合作內涵。以滬明、穗龍對口合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省際合作,梳理一批閩滬、閩粵合作項目,持續拓展合作空間,不斷深化合作內涵,助力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
福建省財政廳: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財政的優先保障領域,持續加大投入
2023年安排全省一般公共預算農林水支出預算412億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8%。統籌財政資源,大力優化支出結構,聚焦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重點支持保障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推進鄉村建設、改進鄉村治理等。
落實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比例政策,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范圍,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更多投向“三農”領域,持續完善鄉村振興多元化投入機制。
福建省住建廳: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推進集鎮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各設區市每年創建3個集鎮環境整治樣板,納入城鄉建設品質提升行動抓好落實,編印案例指南進行指導,力爭到2025年底全省創建100個以上集鎮環境整治樣板。
加強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一是加強政策法規引導。嚴格實施省人大通過的“兩條例”和省委省政府“三個文件”的歷史文化保護政策體系,明確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的申報、認定和監督內容,建立先普查后征收機制。二是加大資金獎補。將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重點改善提升納入省委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以資引資,撬動社會力量參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活化利用。三是開展試點行動。持續指導永泰、連城2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區域保護利用示范縣和福安、建甌、南靖等6個省級試點縣(市、區)開展創建活動,培育示范典型。四是推進傳統建筑租養。依托福建傳統建筑海峽租養平臺,引導企業家、商會組織及有情懷的社會人士認租認養,共同參與傳統建筑的保護。五是總結推廣經驗。梳理活化利用正面典型案例,推廣永泰嵩口、連城培田、南靖塔下、屏南龍潭等一批活化利用的好經驗、好做法。
深化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1億元以上資金,創建3個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9個樣板村,支持100個臺灣團隊駐村陪護式服務的合作項目。
福建省林業局:圍繞建設現代林業強省的目標,促進“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深化林權制度改革,持續推進林業發展。扎實推進三明、南平、龍巖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和邵武、順昌、武平等15個特色試點縣(市、區)試點建設,大膽探索創新,多出經驗成果;大力推廣南平森林生態銀行、三明林票和碳票、漳州地票等經驗做法。引導林權、林票和林業碳匯等產品高效、有序、集中流轉,準備完成林權流轉面積200萬畝;大力培育家庭林場、合作社、股份林場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200家,促進適度規模經營,提升示范帶動水平。
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持續厚植生態底色。堅持科學造林綠化,今年計劃完成植樹造林85萬畝、森林撫育300萬畝、封山育林100萬畝;全年計劃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290萬畝和重點區域林相改造6萬畝;實施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安排省級財政補助資金8400萬元,穩步推進高標準油茶林建設,將新建豐產油茶基地20萬畝。
加快發展林業產業,持續促進林興民富。今年力爭實現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7800億、增長5%以上;重點將實施8個竹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重點縣、11個筍竹精深加工示范縣、10個現代竹業重點縣項目建設,新建豐產竹林基地15萬畝;積極扶持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繼續評定省級森林養生城市5個、森林康養小鎮10個、森林康養基地20個;持續搭建政銀企保、林農林場林企等合作對接平臺,繼續推廣“閩林通”系列普惠林業金融產品,大力推廣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增強服務林農林企的時效性和精準性;用好林業貸款貼息等省級財政補助資金,持續培育一批重點園區、重點縣、龍頭企業、特色品牌、重點平臺等。
福建銀保監局:持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大金融資源傾斜
強化監管引領,保障金融總量供給。2022年末,轄區涉農貸款突破1.7萬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31.96%;向老區蘇區投放貸款余額2.89萬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速13.17%。2022年提供農險保障3711億元。
激活資源要素,支持鄉村振興發展。圍繞特色農業產業資源,推廣“一特色產業一信貸產品一保險服務”模式,創新推廣“福林貸”、“沙縣小吃貸”、茶葉低溫指數保險、太子參價格指數保險等專屬產品。2022年末,銀行業貢獻我省十大鄉村特色產業貸款1738.22億元,增長32.86%。圍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科技特派員、農村創業能人等鄉村人才資源,“量體裁衣”加大金融支持。2022年,轄區農村婦女和青年創業貸款、科技特派員貸款分別增長17.51%、81.32%。
突出鄉村建設,大力推動宜居宜業。2022年末,轄區農村基礎設施貸款余額2485億元,支持項目超過1400個。引導信貸資源向生態鄉村、綠色農業傾斜,2022年末,轄區生態農林牧漁業貸款余額399.33億元,比年初增長138%。下階段要大力引導銀行業保險業深度融入數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開展農戶農企線上建檔評級,聯合建設農業農村數字化平臺,全面提升服務效率。
聚焦重點群體,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脫貧戶與邊緣易致貧戶發展生產提供免抵押、免擔保、全額貼息的小額信貸支持。2022年末,轄區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比年初增長59%。繼續指導保險機構開辦“防貧?!薄懊撠毐!彪U種,去年累計為497.4萬人提供保險保障156.9億元。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既讓農村美起來,更讓農民富起來
2023年的目標是:全省培育美麗鄉村庭院8100戶、美麗鄉村微景觀4900處、美麗鄉村小公園(小廣場)1160個、美麗田園245片、美麗鄉村休閑旅游點128個??偟囊笫牵簭母脑?、完善、提升入手,堅持小角度切入、小項目著力,引導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參與,不搞大包大攬、大拆大建,把優美庭院、秀美田園、鄉土景觀、生態公園、休閑旅游等美麗的鄉村景象變為現實,打造小而實、小而精、小而優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更多內容,點擊查看發布會實錄↓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海博TV 編輯:涂泓、王瀅